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62例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0529?5807.2019.11.006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62例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

引用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特点、治疗方案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1998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广东省人民医院诊治的免疫功能正常的、有完整临床和随访资料、可进行系统性评估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病例62例.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列出相关生存分析曲线,观察患者预后.结果 62例患者中位发病年龄约为56岁,男女发病率为1.14∶1.00,临床首发症状多为颅内压升高以及局灶神经损害.54例(54/62,87.1%)患者为国际预后指数(IPI)0~2.组织学类型上,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占91.9%(57/62),T细胞淋巴瘤占6.4%(4/62),结外边缘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占1.6%(1/62).其中,32例(32/62,51.6%)可见颅内多发病灶,30例(30/62,48.4%)可见深部器官累及.19例(19/62, 30.6%)患者乳酸脱氢酶(LDH)升高,38例(38/62,61.3%)Ki?67阳性指数≥90%.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患者性别、年龄、体能状态评分、IPI、是否为单发病变以及有无深处器官侵犯、LDH有无升高、不同的治疗方法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应用利妥昔单抗+大剂量的甲氨蝶呤+全脑放疗治疗组患者的预后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进展快、预后差、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应用利妥昔单抗+大剂量的甲氨蝶呤+全脑放疗治疗组中位总生存时间显著延长,可能是未来治疗方向之一.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淋巴瘤、B细胞、大B?细胞、弥漫性、预后

48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Fund programs: National Clinical Key Subject Construction Project Fund of China;Guangdong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Fund

2020-04-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861-86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病理学杂志

0529-5807

11-2151/R

48

2019,48(1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