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瘤60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0529-5807.2019.01.007

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瘤60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引用
目的 探讨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影像学特征以及诊断和鉴别诊断,以提高对此类肿瘤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60例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组织学形态以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复习相关文献并随访.结果 60例病例中男性26例,女性34例,年龄14~85岁,中位年龄49岁.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影像学均表现为与脑膜关系密切的占位性病变,部分可伴随坏死及脑膜“鼠尾征”.组织学表现为富含大量薄壁裂隙状血管的梭形细胞肿瘤,根据肿瘤级别不同呈现不同的细胞形态及坏死等组织学特征.100.0%(60/60)病例表达波形蛋白;98.3%(59/60)病例表达STAT6,其中1例为局部阳性表达;61.7% (37/60)病例弥漫表达CD34;Ki-67阳性指数在1%~50%;不同程度见CD99、bcl-2、上皮细胞膜抗原(EMA)和SSTR2表达.均不表达S-100蛋白、SOX10、E-cadher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40例获得随访资料,随访时间为术后6~82个月,平均40个月,存活30例,死亡10例.结论 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瘤发病率低,术前准确诊断有一定困难.STAT6对诊断本病有高灵敏度和特异度.治疗多为手术切除并联合放化疗.预后与发病部位、组织学分级、Ki-67阳性指数、是否全切以及融合基因变异体存在相关性.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STAT6转录因子、预后、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48

2019-04-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31-3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病理学杂志

0529-5807

11-2151/R

48

2019,48(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