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浸润性小叶癌的分子特征差异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0529-5807.2018.10.021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浸润性小叶癌的分子特征差异研究进展

引用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据统计自2000年起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呈逐年增长趋势[1].乳腺癌是一种异质性肿瘤的集合体,包括多种不同的组织学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浸润性导管癌(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现指非特殊型浸润性癌),约占82%,其次是浸润性小叶癌( invasive lobular carcinoma, ILC),占 5%~15%[2],两者在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病理特征及治疗等方面均存在差异.与IDC相比,ILC患者的发病年龄大,肿块大,易多灶/多中心发生;易呈现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PR)阳性,HER2阴性以及低增殖指数;远处转移常发生在腹膜、胃肠道、盆腔器官(子宫及卵巢)、脑膜等[3].目前鉴别IDC和ILC主要依据镜下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其中免疫组织化学主要检测E-钙黏附蛋白( E-cadherin)及p120表达:ILC表现为E-cadherin低表达或不表达,p120胞质表达;IDC表现为E-cadherin高表达,p120胞膜表达.但仍有少部分肿瘤表现为不经典的镜下形态或免疫组织化学,如多形性小叶癌,目前认为其作为ILC的一种变异型,拥有与高级别IDC相似的镜下形态,但E-cadherin阴性,这部分病例往往p53及HER2阳性,激素受体阴性,侵袭性强[4].一部分高级别的IDC可以表现为E-cadherin表达缺失,这部分病例往往更具侵袭性特征(肿瘤大、高级别、三阴性等),此外还有近10%的ILC可以表达E-cadherin[5],经典的镜下形态以及免疫组织化学尚无法很好地鉴别这些肿瘤[6],因此需要寻求ILC和IDC两者更深层的差异,从而更好地区分这两种组织学类型.本文将对ILC及IDC之间存在的分子特征差异进行综述.

47

2018-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808-81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病理学杂志

0529-5807

11-2151/R

47

2018,47(10)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