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0529-5807.2016.07.007
直肠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发生在直肠的胃肠道间质瘤( GIST)的临床病理及治疗特点。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01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53例患者58份直肠GIST标本,总结、分析其临床资料、病理学表现。结果53例直肠GIST 患者,男性33例、女性20例,发病年龄19~81岁,平均49.7岁。直肠GIST的首发症状有29例是肠道症状,22例患者是体检发现或自行发现直肠内结节而就诊;2例是因阴道肿物就诊。原发直肠、手术前没有用药治疗并完整切除者35例,13例穿刺明确诊断后经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治疗后手术,另5例患者有一次甚至多次复发。35例原发完整切除直肠GIST,肿瘤最大径0.4~13 cm,中位最大径2.5 cm。危险度分级:极低危险度17例(48.6%),低度危险度6例(17.1%),高度危险度12例(34.3%),没有中度危险度病例。其中8例为最大径不超过1 cm的小GIST。13例治疗后病例,靶向药物治疗可减小肿瘤体积,软化肿瘤质地;显微镜下显示细胞密度降低,有明显的玻璃样变,但少见坏死。5例患者复发,随着复发次数增多,肿瘤细胞密度逐步增加,核分裂象数增多,Ki-67阳性指数也逐渐增高。免疫组织化学显示CD117、CD34和DOG1阳性,S-100蛋白阴性,有些病例SMA局灶阳性。结论直肠GIST相对少见,男性患者居多;自行发现或体检发现的比例高;肿瘤最大径≤2 cm的比例较高,>5 cm比例较低;位置表浅易于活检,常行手术前治疗。
胃肠道间质肿瘤、直肠肿瘤、肿瘤复发、局部、免疫组织化学
45
R57;R1
2016-07-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462-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