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187例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0529-5807.2011.11.002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187例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

引用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IDPN)的诊断方法和标准.方法 收集187例IDPN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合目前认可的2003年WHO乳腺和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分类标准、Page等和Tavassoli的诊断标准,对其形态学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其中53例行CD10、p63、CK14、CK5/6、CK7、乳珠蛋白-1(MGB1)及p53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分析.结果 187例IDPN患者中导管内乳头状瘤(IDPMa) 128例,不典型导管内乳头状瘤(A-IDPMa) 16例,导管内乳头状癌(IDPCa) 43例.IDPN在形态学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皮细胞和间质增生,以及继发病变等,这些使病灶呈现异常复杂的多样性.免疫组织化学肌上皮标记(CD10和p63)染色在IDPMa、A-IDPMa及IDPCa的表达依次减少,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基底型角蛋白(CK5/6和CK14)染色显示良性病变的表达呈镶嵌状阳性表达,在A-IDPMa的不典型区和IDPCa中表达明显减少或缺如,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腺腔上皮标志物CK7染色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MGB1在IDPCa组染色明显减少(P值分别为0.002和0.007),p53染色各组均呈阴性.结论 IDPN是一组组织学改变复杂的疾病,应注意其诊断标准的掌握.肌上皮、基底型角蛋白和腺腔上皮标志物联合应用在该组复杂病变中有很好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乳腺肿瘤、癌、导管、乳腺、乳头状、免疫组织化学

40

R818.02(放射医学)

2012-01-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726-73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病理学杂志

0529-5807

11-2151/R

40

2011,40(1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