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0529-5807.2011.11.001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目的 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收集解放军总医院2001 - 2010年伴有大量粒细胞浸润的NSCLC 53例,同时选用无粒细胞浸润的NSCLC 61例作对照,共114例.观察癌组织中粒细胞浸润情况,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癌组织中G-CSF的表达情况.对G-CSF表达情况及其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并随访全部患者,分析G-CSF表达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114例NSCLC中55例癌细胞表达G-CSF.其中大细胞癌41例(41/54,75.9%),腺癌9例(9/30,30.0%),鳞状细胞癌5例(5/30,16.7%).G-CSF表达与癌组织中粒细胞浸润、组织学类型、坏死、肿瘤分级、局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复发密切相关(P<0.01),而与原发肿瘤大小无密切关联(P>0.05);表达阳性者发生坏死、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复发的相对危险度分别是阴性者的5.57、6.28和5.24倍(P<0.05).阳性者与阴性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2和62个月,5年生存率分别为0和12.1%,生存期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部分NSCLC能产生G-CSF,且以大细胞癌最常见.产生G-CSF的NSCLC组织分化差,异型性明显,恶性度高;易发生广泛坏死,常伴有粒细胞浸润;易发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复发;生存率低,预后差.
集落刺激因子、癌、非小细胞肺、预后
40
R818.02(放射医学)
2012-01-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72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