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j.issn:0529-5807.2005.10.013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引用
目的探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DSRCT)的细胞学和组织学形态、免疫学表型以及在石蜡包埋组织中检测EWS-WT1融合基因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复习15例DSRCT的临床资料、1例细胞学形态、14例组织学形态和15例免疫学表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1例石蜡包埋组织中的EWS-WT1融合性mRNA,经测序证实并确定融合类型.结果13例为男性,2例为女性,年龄范围12~38岁,平均23.8岁.临床上多表现为腹部不适、腹胀、腹痛和腹部包块,伴有呕心、便秘和体重减轻等症状.体检显示,多数病例于中下腹可触及质硬肿块,境界不清,活动度差.影像学检查显示腹腔或盆腔内多个或单个结节状肿块,直径为3~25 cm,平均8.6 cm.细胞学涂片显示,在出血性的背景中可见散在、成簇的小圆细胞,核染色深,核仁不清,核分裂象易见,胞质稀少.组织学上,肿瘤由深染的小圆细胞、卵圆形细胞及短梭形细胞组成,呈大小不一、外形不规则的巢状排列,大的瘤巢中央可见坏死,瘤巢之间为大量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可伴有玻璃样变性.所有病例均弥漫强阳性表达AE1/AE3、波形蛋白、结蛋白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部分病例尚表达CAM5.2、上皮膜抗原、CD57、嗜铬粒素A、突触素和 WT1,不表达肌生成素、CK5/6、CD117、钙(视)网膜蛋白和CD99.RT-PCR检测出EWS-WT1融合性mRNA,测序结果显示由EWS基因的7号外显子与WT1基因的8号外显子融合所产生,融合性基因含有KTS序列.结论 (1)DSRCT是一种好发于青少年男性腹腔和盆腔内、具有多向性分化的高度恶性小圆细胞肿瘤.(2)瘤细胞特征性的波形蛋白和结蛋白核旁点状染色,在DSRCT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3)在石蜡包埋的DSRCT组织中能检测出EWS-WT1融合基因的转录产物,RT-PCR可作为DSRCT一项实用的分子遗传学诊断手段.

软组织肿瘤、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基因融合

34

R73(肿瘤学)

2005-11-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650-65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病理学杂志

0529-5807

11-2151/R

34

2005,34(10)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