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2型糖尿病人群中糖化血红蛋白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3-5765.2016.08.010

社区2型糖尿病人群中糖化血红蛋白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研究

引用
目的分析社区2型糖尿病人群中糖化血红蛋白和颈动脉斑块危险性的关系。 <br>  方法在社区人群中进行横断面调查,经统一问卷调查获得人口学、行为生活方式、疾病史、用药史等信息,并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纳入自报有医生明确诊断的糖尿病患者或正在服用降糖药或胰岛素者,年龄≥40岁,共552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与颈动脉斑块相关性,进行分层分析,研究不同特征人群的糖化血红蛋白与颈动脉斑块相关性的差异。 <br>  结果纳入的2型糖尿病患者(男218例,女334例)中,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41.9%,糖化血红蛋白平均浓度为(7.25±1.53)%。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糖化血红蛋白浓度每升高一个单位,颈动脉斑块危险度的比值比为1.10(95%CI 0.98~1.22,P=0.108),调整了年龄和性别因素后的比值比为1.13(95%CI 1.00~1.26,P=0.047),当调整疾病史、吸烟、饮酒、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休闲体育锻炼等级、药物服用情况、睡眠时间、卒中家族史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糖化血红蛋白浓度每升高一个单位,颈动脉斑块危险度的比值比为1.16(95%CI 1.02~1.33,P=0.025)。对糖化血红蛋白浓度进行分类处理后,高水平组是低水平组颈动脉斑块检出危险性的1.71倍(95%CI 1.06~2.76,P=0.028),中水平组是低水平组危险性的1.40倍(95%CI 0.87~2.25,P=0.170)。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组、BMI≥24kg/m2组、伴发高血压组中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和颈动脉斑块危险性具有相关性。 <br>  结论在社区2型糖尿病人群中,糖化血红蛋白浓度与颈动脉斑块检出呈现相关关系。

糖化血红蛋白、颈动脉斑块、糖尿病

11

R58;R54

北京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D131100002313002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首发2016-1-2041“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I08B01

2016-08-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659-66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卒中杂志

1673-5765

11-5434/R

11

2016,11(8)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