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2015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3-5765.2015.07.011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2015

引用
卒中是导致人类致残和致死的主要病因之一,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约占全部卒中的80%。AIS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开通阻塞血管、挽救缺血半暗带。目前,被证实有效的AIS早期再通的治疗方法是静脉注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溶栓[1-3]。最新发表的9大溶栓随机对照研究的汇总分析进一步证实缺血性卒中发病4.5 h内静脉注射rt-PA溶栓获益,而且时间越早,获益越多[4]。但由于静脉溶栓具有严格的时间窗限制,能够通过其获益的患者不到3%,同时其治疗效果依然有巨大的优化空间:与对照组相比,静脉溶栓后3~6个月死亡率未明显降低,仍高达17.9%,且2/3的患者依然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4],尤其对合并有大血管闭塞或病情较重的患者效果不佳,其再通率低(13%~18%)[5]。因此,国内外学者一直在探索对大血管闭塞AIS患者的血管内治疗方法。2013年初发表的3项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random controlled trial,RCT)均未能显示血管内治疗相比静脉溶栓具有优越性[6-8],分析也各有不同的原因。自2014年9月开始,一系列研究相继公布了较为一致的研究结果:在特殊筛选的AIS患者中,以机械取栓为主的血管内治疗可带来明确获益[9-13]。基于这些最新研究证据,结合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介入学组2014年发表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14],中国卒中学会组织国内本领域专家通过查阅文献、反复征求建议并讨论,形成了本指南,旨在总结目前有关AIS的血管内治疗的最新研究证据,提出适合我国对AIS临床可参考的标准及管理方法。建议临床医生在参照本指南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况对AIS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管理策略。

缺血性卒中、急性、血管内治疗、动脉溶栓、机械取栓

支持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脑血管病急性期诊疗技术规范化应用和医疗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技术研究”2011BAI08B02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脑肿瘤和脑血管病临床诊疗关键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推广2013BAI09B03

2015-06-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7页

590-60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卒中杂志

1673-5765

11-5434/R

2015,(7)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