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综述:眩晕定位诊断和后循环卒中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专题综述:眩晕定位诊断和后循环卒中

引用
在临床实践中,以中枢来源的头晕/眩晕(恶性眩晕)诸如小脑、脑干卒中与外周性眩晕(良性眩晕)诊断常易混淆,尤其不伴有神经科及听力症状而以“孤立性眩晕”为主诉的卒中患者,给临床医师的诊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早期、准确地识别头晕/眩晕患者的中枢性损害,获得处理先机,避免恶性后果发生,成为了我们临床医师诊治时的首要问题。近年来,随着前庭、眼动生理等机制研究的深入,以病史-查体-前庭功能等评价技术为核心的眩晕诊断框架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眩晕诊断水平的提高。从某种意义而言,较为完善的眩晕诊断框架体系将会促进“眩晕专业”成为一门“眩晕学科”。我们的临床体会是:①详细、全面的病史采集,能够为眩晕的诊断提供重要的线索及诊断方向。②基于前庭眼反射(VOR)、前庭脊髓反射(VSR)、前庭耳石及眼动通路等机制而产生的眩晕床旁检查法,使得众多临床医师更为深刻地体会到“查体有助于定位”的“神经科诊断思维”的奥妙!尤其在一些以“孤立性眩晕”为主要症状的诸如“后循环梗死”等疾病的诊断过程中,这些检查法的确成为神经科查体定位的进一步延伸!③相关的前庭功能、听力学及影像学的评价,可以进一步地验证病史、床旁检查获得的初步诊断的准确性,尤其在孤立性眩晕、恶性眩晕的定位方面有很重要的确诊价值。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我们还应以诊断学思维的视角,反复体会、验证及完善眩晕的诊断框架体系。相信,在致力于眩晕工作的广大同仁努力下,我国眩晕诊治的水平肯定能够更上一层楼!

2015-05-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413-41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卒中杂志

1673-5765

11-5434/R

2015,(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