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3-5765.2014.01.002
卒中后抑郁障碍:机制、诊断与治疗
抑郁是较常见的卒中后神经精神症状之一。在卒中发病后最初3个月内卒中后抑郁障碍(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累计患病率是27.3%[1],在最初1年内PSD的累计发生率为41.8%[2]。近半数PSD患者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康复,然而部分患者几个月后或2年内将成为重度抑郁患者,还有一部分患者抑郁症状变化不定[3]。与卒中后无抑郁症状的患者相比,有5个或以上抑郁症状的患者死亡风险增加超过1.5倍,PSD患者在卒中后10年内死亡风险增加超过3.4倍[4]。因此,PSD明显影响卒中患者的临床康复,这已引起临床神经内科和精神科医师的高度重视。但关于PSD的各项研究结果差异较大,可能与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使用心理测量工具不一、研究时间窗不同、研究者自身的差异、卒中本身引起的失语、失认等因素有关。因此对PSD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以期建立规范性的诊疗体系,并借此提高PSD的识别率和治疗率,促进卒中患者的康复,最终减轻PSD造成的健康和经济损失已经刻不容缓。
卒中、抑郁、治疗
R74;R49
江苏省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生命健康科技专项资金BL2012025
2014-02-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