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斌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病例系列挖掘分析和经验总结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刘凤斌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病例系列挖掘分析和经验总结

引用
为了总结刘凤斌教授中医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理论思想和临床经验,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和专家访谈结合设计,首先回顾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资料,提取所用中药、疾病、证型、医疗费用和药物数量等信息,数据整理后采用统计描述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证型和初步的主药及加减变化;然后进行专家访谈讨论形成最终的证型及用药.结果共收集到112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资料,平均年龄(48.97±13.13)岁,男性35人(31.3%),女性77人(68.7%).包含肝胃不和证(40例,35.7%)、肝胃郁热证(26例,23.2%)、气阴两虚证(19例,17.0%)、脾虚湿热证(17例,15.2%)、脾胃不和证(10例,8.9%)共5种证型,共用80味中药,其中26味中药在各个组别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然后进行数据整理,以各证型为因变量,纳入前23味中药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形成各证型下的加减用药变化.专家评阅修改后认为病因与情志内伤、饮食失调、久病劳累有关,病机是“脾虚气逆”,删除脾胃不和证,确定了4个证型10味主药,包括太子参、茯苓、白术、甘草、浙贝母、海螵鞘、枳壳、沉香、蒲公英、栀子炭,并确定了加减变化和心理饮食干预等综合诊疗措施.该研究基于临床实践数据和专家访谈信息总结了刘凤斌教授中医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思想经验,设计严谨,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胃食管反流病、病例系列、临床经验、学术思想、数据挖掘、Logistic回归、脾虚、气逆

4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774450,81774264;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7A020215107;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专项201710010077;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科技攻关重点项目QG2017037;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A2017504;广州中医药大学岭南医学研究中心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广中医研[2017]10号

2018-06-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261-126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中药杂志

1001-5302

11-2272/R

43

2018,43(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