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翻肠囊法研究羊耳菊提取物在大鼠肠内的吸收
考察羊耳菊提取物在大鼠肠内的吸收特征,应用大鼠肠外翻模型,选择羊耳菊提取物中具有代表成分的东莨菪苷等9种成分为考察对象,建立其UPLC-MS/MS测定方法并测量其累计吸收量,阐明各成分在不同肠段的吸收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1,3-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等成分随活性部位提取物的给药剂量增加而增加,无明显高浓度饱和现象,提示其可能的吸收方式均为被动扩散,东莨菪苷同样在高浓度条件下存在饱和现象,提示可能的吸收方式为主动转运.绿原酸的主要吸收部位在十二指肠,1,3-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木犀草苷、3,4-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和隐绿原酸的最佳吸收部位是空肠,东莨菪苷,新绿原酸,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和4,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最佳吸收部位在回肠.以此推测,羊耳菊提取物中9种成分在小肠均有吸收,但各成分的吸收速率、最佳吸收部位及吸收机制不尽相同,提示小肠对羊耳菊提取物中9种成分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羊耳菊提取物、咖啡酰基奎宁酸、吸收、肠外翻模型
4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360680;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项目黔科合人字[2015] 11号;贵州省民族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百层次黔科合平台人才[2016]5613/5677;贵州省教育厅项目黔科合KY字[2013]122;贵州省科技合作计划项目黔科合LH字[2015]7362
2018-06-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609-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