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1001-5302.2001.03.029
《分子生药学》评介
@@《分子生药学》评介
谢宗万
文献标识码:D
由黄璐琦博士任主编,多位博士、硕士参与编写的《分子生药学》由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于2000年6月正式出版。这是我国生药学界的一件大事,因为生药学这个学科的建立已经有近200年的历史,其间虽然也在不断的发展,然而对生药材鉴定技术而言,最初只是药材性状鉴别,也就是说药材的外部形态特征、色泽、断面、质地、气味等进行药材真伪鉴别,其后则逐步发展为药材内部的细胞组织形态特征为依据,进行光学显微鉴别。随着科学的进步,观察超微结构的扫描电镜也在生药材鉴别当中应用了,其间还在真伪鉴别和质量研究中将理化方法引入,特别是以成分分析为依据,将各种光谱分析法应用得淋漓尽致,使生药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黄璐琦同志于1995年还在攻读博士研究生阶段,就瞄上分子生药学这个尖端技术,因而潜心研究,很快发表了《展望分子生物技术在生药学中的应用》一文,并首次提出“分子生药学(molecular pharmacognosy)”这一概念。此文的发表引起了生药学界的强烈共鸣,一些志同道合者纷纷以各种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商榷,鼓励其作进一步的探讨,使之更加系统化。正是这种共鸣和激励,经过数年的勤奋钻研,这部具有开拓性质的《分子生药学》终于正式出版了,它使原有的生药学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分子生物学时代,从而也使生药学发展出一个新的分枝学科“分子生药学”。我衷心祝贺这个新的分枝学科的诞生和建立。使我特别高兴的是我干了几十年的中药鉴定科研工作,感到十分困惑的是环境因素常常给药材鉴定带来诸多干扰,尤其对药材近缘品种难以确定,而分子生药学技术是建立在遗传基因型基础之上的技术,它不受环境因素对药材原植物的一切影响,也不受检品性状(原药材、饮片或粉末)的影响,因而对药材近缘品种的检测有其独特的优越性。但是分子生物学在某些技术方面,也不是说就是十全十美的了。例如稳定性与重现性都还不够理想,DNA序列分析虽然好,既稳定又准确,用于种下一级分类亲缘关系研究最适宜,又能反映物种进化的历程,但仪器设备价格昂贵,一时较难普及等等。总之,《分子生药学》的出版,是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在中药和生药领域里的扩大应用,使我国生药学上了一个新台阶,这不仅能解决中药真伪鉴别上的一些难题,而且还可应用于药用植物分类学特别是近缘品种的认定、道地药材的品质评价、出土中药标本的鉴定以及对中药高产、优质、多抗性品种的培育、
作者单位:谢宗万(中国中医研究院 中药研究所,北京 100700)
收稿日期:2001年1月6日
分子生药学、药材鉴定、分子生物技术、中药、真伪鉴别、近缘品种、应用、分子生物学、药学发展、外部形态特征、环境因素、出版、药材性状鉴别、学科的诞生、谢宗万、生药材、亲缘关系研究、博士、植物分类学、文献标识码
26
R28;R96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