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内酯醇对诱发性红斑狼疮小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4-745X.2018.08.018

雷公藤内酯醇对诱发性红斑狼疮小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引用
目的 观察雷公藤内酯醇对Pristane诱导的BALB/c小鼠诱发性红斑狼疮的影响,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 SPF级雌性BALB/c小鼠48只,将其中36只雌性BALB/c小鼠采用单次腹腔注射Pristane (0.5 mL/鼠)的方法建立诱发性红斑狼疮模型,注射后随机均分为模型组、羟氯喹组和雷公藤组,另取12只单次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并设为对照组,成模后分别给予对应药物治疗4周.于末次给药后采小鼠眶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滤泡性辅助T淋巴细胞(Tfh细胞)表面标记物CXCR5在静脉血CD19+B细胞中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滤泡归巢趋化因子(CXCL13)、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21 (IL-21)、白细胞介素-27 (IL-27)、双链DNA抗体(ds-DNA)滴度及免疫球蛋白G(IgG).取小鼠腹腔内脂肪肉芽肿结节病理组织,匀浆后采用ELISA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1(VEGFR1)表达.结果 雷公藤组CXCR5呈高表达,CXCL13水平、抗ds-DNA抗体滴度、IgG均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雷公藤组细胞因子IL-6、IL-21、IL-27、VEGF和VEGFR1均显著降低,与模型组和羟氯喹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雷公藤内酯醇主要通过抑制归巢趋化因子CXCL13来调控Tfh细胞下游系列的免疫反应,并通过降低病变组织中VEGF水平而发挥对红斑狼疮的治疗作用.

红斑狼疮、雷公藤内酯醇、滤泡性辅助T淋巴细胞、细胞因子、归巢趋化因子CXCL13

27

R285.5(中药学)

湖北省十堰市科技局科学研究资助项目17Y36

2018-10-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379-1382,138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中医急症

1004-745X

50-1102/R

27

2018,27(8)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