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穴位人工周期疗法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6-3250.2002.07.007

论以穴位人工周期疗法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

引用
@@ 排卵功能障碍可起因于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功能失调、垂体功能失调、卵巢功能减退或性激素反馈失常.中西医学妇科学者均根据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序贯用药(即人工周期疗法)治疗本病[1].而临床有关针刺促排卵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成果又表明,针刺治疗本病疗效较为理想[2].基于中西医学中脑-肾-冲任-胞宫轴与中枢-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相应,从中西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以穴位人工周期疗法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有望进一步提高疗效.其提出有充分的理论依据、现实意义和临床可行性,它一方面体现了中医针灸学理论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中西医结合向高层次发展的必然趋势. 1 理论依据 1.1 中西医学对月经生理的共同认识是穴位人工周期疗法提出的基点 在月经生理上,中医认为是任、督、冲三脉通过脑-肾-胞宫而形成月经,在1个月经周期中,一般分为经后期、经间期(又称的候、氤氲期、真机期)、经前期、行经期四个阶段;与西医学月经是在中枢-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这一调控系统的作用下发生的,其月经周期依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分为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子宫内膜脱落期完全吻合,在此中、西医学达成共识.现代医学就是模拟人的正常性周期相应地给予雌激素(如乙底酚)与孕激素(如黄体酮),使月经如期来潮以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穴位、人工周期

8

R271.1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1-1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006-3250

11-3554/R

8

2002,8(7)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