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外感病蓄血证的源流及辨治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6-3250.2001.06.030

试论外感病蓄血证的源流及辨治

引用
@@1 蓄血证源流追溯与证治浅析 1.1 源流追溯 蓄血证始出于《伤寒论》。伤寒蓄血,太阳病篇和阳明病篇均有论述。概括而言,是以桃核承气汤治蓄血轻证,抵挡汤、丸治蓄血重证。明清时期温病学家对温病蓄血进行了阐述,如吴又可在《温疫论*蓄血》中指出:“邪热久羁,无由以泄,血为热搏,留于经络,败为紫血,溢于肠胃,腐为黑血。”其临床表现是:小腹硬满,小便自利,至夜发热,昼日热减,治疗宜桃仁承气汤。吴氏还注意到蓄血证要观察大便的情况,强调“便色如漆,大便反易者,是结粪得瘀而润下,结粪虽行,真元已败,多至危殆。”对此,郑重光《温疫论补注》提出救危治法:“急当温里以固气。”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下焦篇21条曰:“少腹坚满,小便自利,夜热昼凉,大便闭,脉沉实者,蓄血也。桃仁承气汤主之。”叶天士则提出:“夏月热久入血,最多蓄血一证。”这些认识和《伤寒论》相得益彰,使得外感病蓄血证辨证论治趋于完善。 1.2 证治浅析 伤寒蓄血分太阳蓄血证和阳明蓄血证。太阳蓄血又有轻重两证,轻者表现为少腹急结,神志如狂,小便自利;重者证见少腹硬满,其人发狂,小便自利,脉沉结等,病因病机皆为太阳受病后,外邪随经陷入膀胱,与血相结所致。而阳明蓄血是邪热与宿有的瘀血相结下焦,故证候表现与太阳蓄血不同,非神志如狂发狂,而是健忘;不是小便自利,而是大便黑硬易解。由于蓄血在少腹,故皆见少腹急结或硬满。可见辨太阳蓄血是以少腹硬满,小便自利为要点,而辨阳明蓄血是以大便异常为关键。《温疫论》论疫病蓄血继而有所发挥,突出观察大便的“结粪”和“黑易”两种情况,胃实结粪者可用活血化瘀之法,便色如漆反易者,治疗则不宜再行攻瘀,否则有气随血脱之危候出现。《温病条辨》直接指明蓄血证的辨证要点为少腹坚满,小便自利,夜热昼凉,大便闭,脉沉实,并就蓄血证的瘀血溢于肠间的大便黑易等症,提出具体治疗方药,弥补了吴又可的缺憾。

蓄血证、外感病

7

R254.9(中医内科)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64-6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006-3250

11-3554/R

7

2001,7(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