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入射角与腰椎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探讨骨盆入射角(PI)与腰椎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关系,并提出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预测腰椎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骨科因腰椎管狭窄症行单节段后路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手术的患者,共计50例.测量并记录术前骨盆入射角,根据PI值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PI≥45°,B组PI<45°.分别测量术前及术后两年的腰椎前凸角(LLA),融合节段头端相邻节段椎间隙高度(IH)、伸屈位活动度(ROM)、中立位椎体移位距离(SD).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IH,ROM,SD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年,两组患者LLA,IH变化值无显著差异(P>0.05),而SD,ROM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PI值是骨盆对腰椎生理变化代偿能力的指标,PI值越大则代偿能力越强;PI值较小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腰椎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术后功能更差.
腰椎融合术、矢状位、相邻节段退变、骨盆入射角
24
R681.5(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武汉市卫生计生委科研项目WX16C40
2016-09-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