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地区绝经后妇女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广东省中山地区绝经后妇女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分布规律,并进一步研究其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180例研究对象分为骨质疏松组及非骨质疏松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CP)技术检测2组绝经后妇女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型,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检测腰椎(L2-L4侧位)骨密度.结果:骨质疏松组L2-L4侧位骨密度显著低于非骨质疏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质疏松组BsmI多态性BB、Bb、bb基因型分别为7.5%、20.8%、71.7%,非骨质疏松组分别为26.7%、60%、13.3%;2组基因型的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3种基因型中以bb基因型的骨密度最低.对中医证型的研究结果显示,基因型与中医证型之间尚未发现明显的相关性.结论:VDR基因型与BMD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VDR基因型中bb型的骨密度最低,可作为中山地区绝经后妇女发生骨质疏松危险性的遗传标志.
骨质疏松、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骨密度
19
R681(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2011-04-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