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内皮细胞改变在肾脏纤维化进展中的作用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9-587X.2014.08.034

再论内皮细胞改变在肾脏纤维化进展中的作用

引用
“内皮功能障碍”是指各种以内皮功能巨大改变,细胞表型从静止状态转变到激活状态为特征的综合征。目前尚无“内皮功能障碍”的明确定义,并且这种异常状态实际上包含一系列血管舒缩反应、抗血栓形成、血管通透性、白细胞募集、内皮细胞增殖等功能失调。临床中可通过无创性试验发现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如乙酰胆碱等药物或远端小管一过性缺血后继发血管扩张等因素均会影响血管舒缩反应[1]。大量研究关注于探索有关内皮功能障碍的循环标志物,其中包括内皮素1(ET -1),一氧化氮代谢产物(亚硝酸盐、硝酸盐),纤溶及抗凝活性标志物(纤溶酶原激活因子抑制因子1、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以及可溶性内皮黏附分子(可溶性 E -选择素(s - E - selectin)、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 - ICAM)、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s - VCAM))[2]。近来提出将循环内皮细胞、内皮细胞微粒和内皮祖细胞作为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替代标志物[3]。

循环内皮细胞、细胞改变、内皮功能障碍、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替代标志物、一氧化氮代谢产物、血管舒缩、纤溶酶原激活因子、亚硝酸盐、内皮黏附分子、血管通透性、内皮祖细胞、可溶性血管、抗血栓形成、状态转变、抑制因子、异常状态、乙酰胆碱、血管扩张

R77;R7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No.2012CB517602;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No.81370794;“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No.2011BAI10B08;上海市科委基础重点项目10JC1410100

2014-09-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742-74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1009-587X

14-1277/R

2014,(8)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