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翘败毒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的临床疗效评价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8-9691.2023.04.004

银翘败毒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的临床疗效评价

引用
目的 评价银翘败毒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设计方法.选择 2022 年 10 月至 12 月由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驻会展中心医学观察点收治的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 250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区组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5例.共有5例患者未完成研究,其中试验组2例,对照组3例,形成符合方案集245例(试验组 123 例、对照组 122 例).试验组给予银翘败毒合剂(由金银花、连翘、青蒿、射干、虎杖、薏苡仁等 13 味中药组成),对照组给予银翘败毒安慰剂(由 5%的中药及调味剂等组成),试验药物均由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制剂室统一煎煮提供,每日 1 剂,分 2 次口服,连续治疗 14 d.以核酸转阴时间为主要结局指标,以核酸转阴率、转型率、转型时间、症状发生率、症状发生时间、不良事件累积发生率为次要结局指标,比较不同治疗方法两组主要结局指标和次要结局指标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核酸转阴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d:8.93±2.13 比10.47±3.95,P<0.05).治疗 7、10 和 14 d,试验组核酸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 44.7%(55/123)比27.9%(34/122)、91.9%(113/123)比 72.1%(88/122)、98.4%(121/123)比 88.5%(108/122),均P<0.05].治疗 4d和7d,试验组转型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9%(6/123)比12.3%(15/122)、5.7%(7/123)比13.1%(16/122),均P<0.05],转型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后(d:7.82±2.99 比 6.15±1.39,P<0.05).治疗 4d,试验组发热、咳嗽、乏力症状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 4.9%(6/123)比 17.2%(21/122)、8.9%(11/123)比 18.0%(22/122)、14.6%(18/123)比 26.2%(32/122),均P<0.05],到治疗 10d两组发热症状发生率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9.8%(12/123)比 18.9%(23/122),P<0.05],治疗 14d两组发热症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治疗 7d两组对乏力症状的改善程度相当,治疗 10d开始试验组对乏力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25.2%(31/123)比 37.7%(46/122),P<0.05],持续到治疗 14 d[26.8%(33/123)比 39.3%(48/122),P<0.05].两组各时间点胸闷、气短、腹胀、腹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银翘败毒方在改善上述症状方面的疗效相当.试验组发热、咳嗽、乏力症状发生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后(d:6.62±1.50 比 5.30±1.22、8.48±3.34 比 6.54±1.45、7.97±3.21 比6.11±0.98,均P<0.05),两组其他症状发生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6%(13/123)比 11.5%(14/122),P>0.05].结论 银翘败毒方治疗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在缩短核酸转阴时间、提高核酸转阴率、降低转型率、延后转型时间等方面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无症状、银翘败毒方、疗效评价

30

R242;R743.3;R587.1

2023-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402-40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1008-9691

12-1312/R

30

2023,30(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