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8-9691.2015.04.013
不同剂量氯胺酮对兔严重烧伤早期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氯胺酮对严重烧伤兔早期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对创伤应激早期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健康雄性新西兰兔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正常对照组、烫伤模型组、氯胺酮镇痛组和氯胺酮麻醉组。烫伤前用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分别经颈内静脉和颈内动脉置管备用,24 h后制备兔背部和臀部30%Ⅲ度烫伤模型,氯胺酮镇痛组于伤后0.5 h静脉注射(静注)氯胺酮负荷量0.5 mg/kg,然后持续静脉泵注氯胺酮9μg·kg-1·min-1共24 h;氯胺酮麻醉组伤后0.5 h静注氯胺酮1.5 mg/kg,然后持续静脉泵注氯胺酮45μg·kg-1·min-1共4 h维持全身麻醉;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仅给予静脉输液处理。记录各组补液量及氯胺酮镇痛组和麻醉组的氯胺酮总用量。分别于烫伤前和烫伤后0.5、6、12、24 h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并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4组血气分析指标虽然有所变化,但均在正常范围,说明呼吸功能在正常范围,间接反映循环功能也在正常范围,排除了呼吸和循环功能因素的影响对细胞因子的评判。4组烫伤前IL-1、IL-6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伤后0.5 h起,烫伤模型组IL-1(ng/L:30.27±0.93比13.79±1.11)、IL-6(ng/L:47.22±1.49比46.31±4.12)及TNF-α(ng/L:243.39±20.85比190.95±14.97)水平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并持续到伤后24 h;伤后6 h起氯胺酮镇痛组和麻醉组上述指标均较烫伤模型组明显降低,于伤后12 h起氯胺酮镇痛组上述指标的降低程度较氯胺酮麻醉组更显著〔IL-1(ng/L):19.28±2.51比40.12±10.31,IL-6(ng/L):52.10±4.23比72.20±10.11, TNF-α(ng/L):246.03±20.74比313.71±27.34,均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镇痛和氯胺酮麻醉对兔严重烧伤后早期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和释放有一定抑制作用,且长时间小剂量氯胺酮镇痛效果更明显。
氯胺酮镇痛、氯胺酮麻醉、严重烧伤、炎症反应
R71;R57
湖北省武汉市卫计委科研基金资助项目武卫[2013]10.WX13B10
2015-08-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386-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