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1008-9691.2007.05.001
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瘀证相关指标和脑损伤病理生理的动态变化
目的:观察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瘀证相关指标的改变,为建立病证结合的脑卒中血瘀证动物模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插线法致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2 h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分别于再灌注6、12、24、48、72和168 h取血并处死动物取相应标本.检测腹动脉血血液流变学动态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放射免疫竞争法测定脑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脑细胞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并进行细胞计数;用原位末端缺刻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再灌注12~168 h全血黏度和红细胞聚集率明显增高(P<0.05或P<0.01),再灌注48 h时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也显著增高(P<0.01).缺血侧脑组织前炎症细胞因子IL-1β水平于再灌注6~24 h明显增高,TNF-α含量于再灌注24~48 h显著增多(P<0.05或P<0.01);再灌注6~72 h脑缺血梗死区细胞数量明显减少,12~72 h凋亡细胞大量出现(P均<0.01).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出现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和脑部病变,因此有可能作为脑卒中血瘀证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脑缺血、局灶性、血瘀证、血液流变学、炎症细胞因子、凋亡、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14
R255.2;R743.34(中医内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03CB5171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2184;30500664;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050001;7032013;北京市科技计划D0204003000031;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项目H020821390190;2005A53;2006B37
2007-12-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259-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