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8179.2016.19.782
428例鼻咽癌患者颈部及Ⅴ区后缘转移淋巴结位置分布规律研究
目的:分析鼻咽癌患者颈部及Ⅴ区后缘淋巴结的转移规律,指导鼻咽癌颈部放疗靶区的勾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6年4月就诊于成都军区总医院428例经病理确诊为鼻咽癌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颅底至锁骨下缘的增强CT模拟扫描。淋巴结分区采用RTOG等推荐的分区指南(2013版),由两位医师共同阅片对颈部及Ⅴ区后缘的转移淋巴结进行分析,并选取1例N0期的鼻咽癌患者作为标准,参照Ⅴ区后缘正常解剖结构位置及比例,将428例患者中有Ⅴ区后缘转移淋巴结的中心点勾画于标准病例的定位CT图像上,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Ⅴ区后缘淋巴结转移与其余各区淋巴结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Ⅴ区后缘转移淋巴结的位置及特点。结果:428例患者中381例(89.0%)出现淋巴结转移,转移概率最高的前4位淋巴结区依次为Ⅱb(75.2%)、Ⅶa (60.3%)、Ⅱa(59.6%)、Ⅲ(42.0%);21例(4.9%)出现Ⅴ区后缘淋巴结转移,共统计Ⅴ区后缘转移淋巴结32枚,各枚淋巴结中心点在标准患者上距斜方肌前缘的垂直距离均值为16 mm。相关性分析提示Ⅴ区后缘淋巴结转移与同侧Ⅴa区相关(P=0.001)。结论:鼻咽癌颈部淋巴结按照从上到下,由近及远的顺序转移,跳跃性转移的发生率低;Ⅴ区后缘淋巴结转移与同侧Va区阳性相关;Va区淋巴结转移时,同侧V区后界的勾画应适当后移至斜方肌前缘后25 mm。
鼻咽癌、淋巴结转移、Ⅴ区后缘、放射治疗
43
R73;R97
本文课题受成都市科技惠民技术研发项目编号2014-HM01-00087-SF
2016-11-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85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