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多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0-8179.2016.07.075

胃多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

引用
患者女,55岁,因“间断性腹胀、反酸、呃逆3个月余”就诊,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消化内科门诊胃镜检查示:“胃底、胃体可见多发大小约0.5~1.5 cm的黏膜隆起,表面光滑,色红”。病理活检提示“嗜铬粒素CgA(+)、突触素Syn(++)、Ki67<10%”(图1),2013年4月诊断为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s,NETs)(G2)入院。查体:贫血貌,上腹部及脐周轻压痛、无反跳痛。化验:血常规:血红蛋白81 g/L;叶酸:10.3 ng/mL;血生化、凝血时间及肿瘤标志物等检验结果均未见异常。进一步行超声内镜检查示:“胃底、胃体病灶处黏膜层、黏膜肌层结构不清呈中等偏低回声,黏膜下层、固有肌层、浆膜层完整”。腹部CT检查未见肝、胆、胰、脾、肾等脏器异常,未见淋巴结肿大及转移灶。追问病史患者近期有间断面部潮红,出汗等症状。建议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但患者因体质较弱,要求内镜下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行胃多发病灶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将肉眼所见病灶完全切除(图2)。术后病理提示为神经内分泌肿瘤。3个月后,患者因再次出现阵发性面部潮红、出汗等症状来院复查。胃镜示“:胃底、胃体可见3枚大小约0.5 cm×0.6 cm半球形黏膜隆起”。患者仍要求内镜下治疗,故再次予EMR术,病理提示仍为神经内分泌肿瘤。术后上述症状消失。5个月后复查胃镜示:“胃底、体上部多发0.5~1.0 cm隆起性病变”,病理活检提示神经内分泌肿瘤,故建议患者到普外科行手术治疗。患者遂接受外科手术,行近侧胃大部分切除术。术中见胃底、胃体多个大小不等隆起性病变,最大者约1.0 cm×0.8 cm,表面光滑、质软。术中探查肝、胆、胰、脾未见明显异常。术后病理提示神经内分泌肿瘤,癌组织部分侵及黏膜下层,上下切缘未见癌组织,淋巴结未见癌转移(0/2)。随访至今,未见远处转移,最近一次胃镜提示:食管-胃吻合口黏膜光滑,下方小弯侧可见一大小约1.5 cm×3.0 cm黏膜隆起。超声胃镜提示:吻合口下方隆起处黏膜层、黏膜下层结构不清呈中等偏低回声,局部未见肿大淋巴结(图3)。病理结果示:慢性炎症并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复发。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多发性肿瘤、治疗

43

R73;R2

2016-05-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314-31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肿瘤临床

1000-8179

12-1099/R

43

2016,43(7)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