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8179.2015.23.050
血管生成拟态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2005年1月至2014年6月术后随访资料完整的子宫内膜癌标本267例,采用 CD31/PAS双重染色鉴定 VM 结构,分为 VM 阳性组与 VM 阴性组,免疫组织化学 SP 法检测 CD133的表达。结果:26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65例(24.3%)存在 VM。VM 的形成与子宫内膜癌 FIGO 分期(χ2=9.987,P=0.002),组织学分级(χ2=11.795,P=0.001),肌层浸润深度(χ2=5.499,P=0.019),脉管内有无癌栓(χ2=22.599,P<0.001)及淋巴结有无转移(χ2=7.848,P=0.005)密切相关。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发现VM阳性组生存时间(中位生存时间为51个月)明显低于VM阴性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00个月),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973,P<0.001)。CD133在VM阳性组的表达率为75.4%(49/65),较VM阴性组58.9%(119/202)高,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20,P=0.017)。结论:VM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及恶性度密切相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CD133表达阳性的肿瘤干细胞可能参与子宫内膜癌VM的形成。
子宫内膜癌、血管生成拟态、免疫组织化学、预后
R73;R36
2016-0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124-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