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8179.2006.21.006
35岁以下宫颈癌患者的分子病理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35岁以下妇女宫颈癌的分子病理特征,揭示其预后不良的分子因素,为提高疗效提供有意义的治疗靶点方法:对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1995年6月~2000年6月间收治的64例35岁以下宫颈癌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治疗的90例35以上的宫颈癌患者的病理资料做为对照进行比较(对照组),运用免疫组化、图像分析的方法同步测定、分析两组之间survivin、p27、CD44v6、MMP-2、TIMP-2的蛋白表达差异.结果:研究组总的5年生存率为65.6%,低于对照组的5年生存率84.4%,差异有显著性(P<0.05)survivin、MMP-2、CD44v6的表达量在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IMP-2的与之相反,在对照组高表达(P<0.05);p27在两组之间的表达量无差异(P>0.05).结论:年轻妇女宫颈癌预后差,其分子病理分析提示与survivin、MMP-2、TIMP-2、CD44v6的表达有关,以此为靶点通过生物治疗有望改善年轻宫颈癌患者的预后.
年轻妇女宫颈癌、分子病理特征、预后
33
R737.33(肿瘤学)
湖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04D010
2006-12-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221-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