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CT/光声双模态纳米探针在肝成像中的应用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5-5185.2017.10.003

SPECT/光声双模态纳米探针在肝成像中的应用

引用
目的 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等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通过特异性纳米探针对肝脏疾病进行检测,为治疗策略的制订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以牛血清白蛋白为骨架,在白蛋白上修饰半乳糖基团用于靶向肝脏上的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通过氯胺-T标记法进行放射性碘的标记,并在白蛋白内包裹吲哚菁绿分子形成肝靶向的纳米颗粒.分别进行纳米颗粒的粒径及光谱表征、生物分布、SPECT显像以及光声成像实验.结果 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该纳米颗粒的粒径为86.4 nm,在705、780 nm处有明显吸收峰.生物分布实验结果表明,该放射性标记的纳米颗粒在肝脏的分布60 min时可达到(55.52±5.39) %ID/g,而受体抑制后,肝脏摄取降为(37.01±7.38) %ID/g,抑制效果明显(P<0.05);该材料的肝摄取在240 min时依旧保持在(34.22±4.44) %ID/g,而在其他器官中,放射性标记物的分布值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CT及光声成像实验结果与生物分布数据一致,肝脏上面有最高信号,适于进行肝的成像.结论 131I标记的白蛋白纳米颗粒是一种性质优良的肝靶向双模态探针,有望用于肝疾病的检测.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纳米粒子、分子探针、光学、声学、诊断显像、模型、动物、小鼠

25

R575;R445(消化系及腹部疾病)

2018-07-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729-73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1005-5185

11-3154/R

25

2017,25(10)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