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4-4136.2021.04.014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效果及术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比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早期胃癌的效果,分析两种手术后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92例早期胃癌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ESD组(52例)与EMR组(40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按术后出血情况,将本组92例患者分为出血组(8例)与未出血组(84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ESD组的完整切除率高于EMR组(90.4%vs.70.0%),治愈性切除率高于EMR组(76.9%vs.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的手术时长及切除病灶直径大于EM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的术后出血发生率与EM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vs.7.5%,P>0.05),术中穿孔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出血组比较,出血组患者长期使用抗凝药史比例高,病灶直径大,手术时间长,病灶位置为胃上1/3的比例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长期使用抗凝药物、病灶直径大、病灶位置为胃上1/3及手术时间长是影响早期胃癌患者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ESD治疗早期胃癌的病灶切除率高于EMR,长期使用抗凝药物、手术时间过长、胃上1/3部位病变及病变直径大于4 cm是早期胃癌患者行ESD或EMR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胃癌;术后出血;影响因素
13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2020?1?2042
2021-09-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380-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