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F突变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侵袭性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881/j.issn.1000-503X.2013.04.008

BRAF突变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侵袭性

引用
目的 研究BRAF突变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侵袭性.方法 在131I治疗前综合评估中,选择99例甲状腺全切术后BRAF突变型PTMC,同时纳入97例肿块大于1 cm 的BRAF突变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进行比较,分析其局部及远处侵袭性,如淋巴结转移、甲状腺外侵犯及远处转移等与预后及复发风险相关的指标.结果 PTMC组甲状腺外侵犯率达16.10%,颈部淋巴结转移率达71.74%;直径≤0.3 cm组、0.3 cm<直径≤0.6 cm组和0.6 cm<直径≤1.0 cm组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60.00%、72.50%和73.81%,甲状腺外侵犯率分别为10.00%、9.09%和24.44%,肿瘤多灶率分别为60.00%、38.64%和57.7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块大小与PTMC的肿瘤多灶性(χ2=3.752,P=0.153)、颈部淋巴结转移(χ2=0.780,P=0.677)、甲状腺外侵犯(χ2=4.182,P=0.124)及远处转移(χ 2=1.212,P=0.545)均没有明显相关性.PTMC和PTC组在肿瘤多灶性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 2=1.742,P=0.187),在甲状腺外侵犯(χ 2=13.000,P=0.000)、颈部淋巴结转移(χ 2=12.819,P=0.000)和远处转移(χ 2=5.316,P=0.021)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TC组与PTMC组与肿块大小密切相关的因素包括颈部淋巴结转移(P=0.001)及甲状腺外侵犯(P=0.003);PTMC组和PTC组的甲状腺外侵犯率分别为16.10%和39.18%,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71.74%和91.75%,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01%和9.28%.结论 BRAF突变型PTMC伴有较高的淋巴结转移和甲状腺外侵犯能力,并表现出与PTC相似的多灶性侵袭性.当BRAF突变型PTMC伴有甲状腺外侵犯或淋巴结转移等危险因素时,应给予131I治疗.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BRAF突变、侵袭性、复发、放射性碘治疗

35

R736.1(肿瘤学)

卫生部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202012

2013-10-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398-40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000-503X

11-2237/R

35

2013,35(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