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圈套器冷切除术在≤10 mm结直肠息肉治疗中的应用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1655/zgywylc2020.20.018

内镜下圈套器冷切除术在≤10 mm结直肠息肉治疗中的应用

引用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一直较高,位居西方国家第 2 位、我国第 4 位,近年来西方国家随着结肠镜检查的广泛开展和息肉切除, 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而在我国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发病率呈现增高及年轻化趋势[1,2]. 结直肠息肉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结直肠癌中约 60%~80% 由肠息肉进展而来,结直肠息肉是目前公认的结直肠癌癌前病变,肠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可以显著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3,4].肠镜下息肉切除术可简单、微创、有效地切除结直肠息肉,随着肠镜技术和内镜器械的发展,几乎所有的息肉均可通过内镜下进行完整切除,传统的切除技术主要有:活检钳息肉钳除术、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coagula-tion,APC)、 圈套器息肉切除术,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等分别适用于不同大小及形态的息肉,传统的切除方法多数会使用电凝功能,因其在切除病变的同时会烧灼创面及周围部分组织,故可术中止血及间接电凝病变切除后残余组织,从而降低术中出血及提高切除率. 但电凝的使用导致电凝所致的细胞灼伤,会使伤口在术后进一步增大,术后迟发性出血、穿孔率升高;并且通电易造成切除病变灼损,切除标本的质量欠佳,最终导致不够准确的病理组织学评估及在术后指导相应的处置时发生偏差;再者针对不同类型息肉,对内镜医师的电外科学通电模式等相关知识及经验、护士配合要求较高;因切除经验及水平不足导致内镜治疗时间延长、并发症增加. 近几年开展的圈套器冷切除术(coldsnarepolypectomy,CSP),因其操作简单(不需电凝甚至黏膜下注射)、耗时短、完整切除率高、伤口愈合快、迟发性出血及穿孔发生率低等诸多优点,逐渐受到内镜医师的青睐,最新欧洲胃肠镜学会(ESGE)指南强烈推荐1~9 mm 结直肠(微)小息肉采用安全且有效的冷圈套息肉切除术[5].由此可见,冷息肉切除术或将成为未来内镜下息肉切除术的一种常用术式. 但圈套器冷切除术在我国尚未广泛开展,适合国人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为明确这一问题对我院病例进行了临床研究.

20

2020-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3400-340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药物与临床

1671-2560

11-4706/R

20

2020,20(20)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