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黏膜菌群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1655/zgywylc2018.01.025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黏膜菌群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引用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常有腹部不适,腹痛、大便性状次数改变等症状.腹痛是困扰很多IBS患者的重要症状,因无有效治愈药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目前认为IBS腹痛可能与IBS患者内脏敏感性增高有关.多数研究认为IBS患者存在内脏高敏感状态即内脏组织对于刺激的感受性增强,包括痛觉过敏和痛觉异常[1].脑源性生长因子(BDNF)是神经营养因子之一,主要通过结合酪氨酸蛋白激酶TrkB受体发挥作用.近年研究发现,BDNF不仅在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躯体、内脏疼痛和高敏感性亦密切相关[2].已有研究显示,BDNF表达上调与IBS腹痛症状及内脏高敏感性密切相关[3].人体肠道内含有大量细菌,占人体总微生物量的78%左右.肠道菌群在免疫反应、新陈代谢以及疾病等生理病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IBS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补充益生菌、使用非吸收性抗生素利福昔明均对IBS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4].有研究显示,腹泻型IBS患者粪便上清可通过激活蛋白酶激活受体(PAR)-2信号促进结肠BDNF表达,引起大鼠内脏敏感性增高[5],本项目组前期研究显示粪便和黏膜菌群不同,黏膜定植菌与结肠功能关系更为密切[6].本研究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的黏膜菌群优势菌与BDNF的表达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旨在研究寻找肠道哪些菌与BDNF密切相关,从而为治疗BDNF相关腹痛提供新的思路.

18

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13081066;山西省卫生厅攻关科研项目201201059,201601014

2018-03-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62-6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药物与临床

1671-2560

11-4706/R

18

2018,18(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