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分离性焦虑与家庭养育环境和社会生活能力关系的探讨
分离性焦虑(separation anxiety)是儿童期常见的情绪问题之一. 与其他焦虑相比,该病的发病年龄较早,3~5岁儿童发生率最高[1]. 分离性焦虑是指当儿童与依恋对象分离或者离开熟悉的环境时, 产生的与其发育水平不相称的压力,表现出不现实的担心和过度的焦虑,这种焦虑在严重程度上超出了正常分离时的情绪反应,明显干扰了儿童的日常功能和正常的生长发育[2].既往研究表明,儿童期分离性焦虑可能是成人期焦虑症发病的一个高危因素,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和治疗,很可能会延续到青春期乃至成年期[3]. 因此,探讨儿童分离性焦虑产生的危险和保护因素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儿童早期分离性焦虑与其家庭养育环境以及儿童社会生活能力的关系. 期望通过研究结果,为家庭和幼儿园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教育建议,为幼儿园及时干预提供科学依据,使儿童能够尽快缓解入园后的分离性焦虑,融入到正常的幼儿园生活学习中,从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学龄前儿童、性焦虑、家庭养育环境、环境和社会、幼儿园、儿童期、预防措施、生活能力、生长发育、身心健康、情绪问题、情绪反应、教育建议、高危因素、干预、发育水平、发病年龄、儿童早期、儿童社会、保护因素
17
B84;G64
2017-09-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136-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