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日光性皮炎310例临床分析
植物日光性皮炎是由于食用大量含有光敏物质的蔬菜或接触某些物质,并经过日光暴晒后,发生于面部、手、足背等暴露部位的一种光毒性炎症反应[1]。本研究采用《中国医院知识仓库》进行检索,并查阅原始文献,对1979—2015年国内公开发表的医学期刊及全国学术论文中有关植物日光性皮炎进行统计分析。并有1例为我院住院患者(进食灰菜后外出田间劳动),入院后已有1周病程,出现双侧面部结痂,有约0.3 cm厚焦痂,痂下化脓感染,似烧伤状,双手焦痂,同时有指尖干性坏疽及双足面皮肤变褐色。植物日光性皮炎可由多种植物及真菌等引起,多发生于青壮年女性食用或接触后再经过日晒,约2~72 h的潜伏期后出现暴露部位的硬肿、瘙痒、溃疡、渗出、水疱、血疱、皮肤坏死。严重者指尖坏死及瘢痕挛缩。大部分患者可痊愈,1例死亡。临床上对此类患者积极治疗的同时,应进行宣传教育,进食类似植物后避免日晒或不食用此类植物。
植物日光性皮炎、住院患者、指尖、知识仓库、原始文献、医学期刊、炎症反应、学术论文、宣传教育、光敏物质、统计分析、日晒、日光暴晒、皮肤坏死、面部、进食、干性坏疽、多种植物、瘢痕挛缩、青壮年
16
R75;R73
2016-12-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60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