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比夫定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观察
乙型肝炎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和我国政府重点防控的传染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仍是当今世界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WHO估计目前全球约有2.4亿慢性HBV 感染者[1],我国是HBV感染中高流行区,1~59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高达7.18%[2,3],造成我国众多HBsAg携带者的主要原因是HBV母婴垂直传播[4]。母婴传播是指HBsAg阳性母亲在妊娠或者分娩过程中将乙肝病毒传染给胎儿或者新生儿的过程。母婴传播包括产前传播(又称宫内传播)、产时传播、产后传播和水平传播[5],目前降低HBV母婴传播最有效的措施是进行乙肝疫苗预防接种,我国自从199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并联合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肝疫苗阻断HBV母婴传播以来,已经可以有效控制HBV产时、产后传播及母婴间水平传播,但对于HBV宫内传播尚不能完全阻断[6,7]。
替比夫定、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乙肝疫苗、水平传播、宫内传播、乙肝免疫球蛋白、疫苗预防接种、乙肝表面抗原、世界卫生组织、母婴垂直传播、计划免疫管理、感染者、乙肝病毒、阳性率、卫生问题、联合应用、分娩过程、产后、新生儿
16
R97;R51
2016-06-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386-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