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香港文物建筑的活化对中国内地的启示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0-6664.2015.03.024

基于香港文物建筑的活化对中国内地的启示

引用
香港人口稠密,用地局限,城市发展迅速及多元文化交织繁荣,近年来其文物建筑的保育体系与机制备受关注,因为较多成功的活化案例使得其在亚洲的文化遗产保育中成为新的焦点,同时,中国内地高度城市化进程中保育历史建筑的社会问题亟不可待.通过对于香港文物建筑活化的历史进程、保育机制、执行体系映射出中国内地在人文关怀、理智谨慎、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还存在的较多不足之处,通过类比与案例介绍的方法为中国内地的遗产保育工作建言献策,为加快其体系与机制的完整,建立城市化与文物建筑保育之间的复杂平衡做出不懈努力.

风景园林、香港、文物建筑、保育、遗产、活化、公众参与

TU986(地下建筑)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13BAJ03B00;重庆大学“短期国际学术交流基金”编号CDGXJ14191101;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资助项目编号131074925;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编号CYS14013;重庆大学“短期国际学术交流基金”编号CJXSFX140107

2015-04-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10-11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园林

1000-6664

11-2165/TU

2015,(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