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医学营养治疗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8-1070.2015.04.007

胃癌的医学营养治疗

引用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10年我国胃癌新发病例40.5万,占全球胃癌发病的42.6%,有32.5万死于胃癌[1]。由于胃是人体非常重要的消化器官,当其发生恶性肿瘤病变时,主要的症状是消化道症状,常见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吞咽困难、呕血、黑便、早饱等,随之而来的也是营养问题的高发生率。 Pan等[2]的多中心研究表明,以体重指数≤18.5kg/m2或血白蛋白<35g/L为营养不足诊断标准,26%的胃癌患者入院时存在营养不足,抗肿瘤治疗后进行再次评估,营养不足发生率升高至39%。以NRS2002( Nutrition Risk Screening)为营养风险筛查工具,40%的胃癌患者在入院时存在营养风险,治疗后进行再次筛查营养风险为65%。于康等[3]的研究表明,胃癌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为61%,营养不足发生率为39%。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足对患者临床结局及住院结局会产生不良影响。在治疗前存在营养不足的患者治疗反应性差,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活动力下降,生活质量下降,生存期缩短[4,5]。那么,医学营养治疗能否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结局?一项对进展期肿瘤患者的营养干预的研究显示,没有抗肿瘤治疗,仅在基础的症状治疗上给予积极营养支持治疗,患者的生存期显著延长[6]。对于存在中重度营养不良胃肠道手术患者,给予积极营养干预可降低围术期死亡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7]。在常规抗肿瘤治疗基础上给予恰当的营养干预,能够显著提高生活质量[8]。见图1。然而,对于没有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足的患者,给予营养治疗,不但不利于预后,还可能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9]。因此客观评价肿瘤患者的营养状态十分重要,评价后如何进行干预也需要有路径规范可循。

胃癌患者、医学、营养不足、肿瘤治疗、恶性肿瘤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风险、营养干预、抗肿瘤、消化道症状、营养治疗、生活质量、重度营养不良、生存期、并发症、治疗反应性、多中心研究、住院患者、肿瘤病变、质量下降

R735.2(肿瘤学)

2015-04-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7-1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医刊

1008-1070

11-3942/R

2015,(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