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粥样硬化改变与血压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血压水平人群的颈动脉硬化改变分布情况及与血压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按血压值<120/80 mmHg、(120~129)/(80~84)mmHg、(130~139)/(85~89)mmHg)和≥140/90 mmHg分层随机抽取1600例社区居民为观察对象,分别为血压正常组、血压正常高值1期组、血压正常高值2期组和高血压组各400例,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检测双侧颈动脉并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形成情况,了解各组观察对象的颈动脉硬化程度及病灶分布情况.结果 (1)颈动脉硬化好发部位依次为颈动脉窦部、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硬化病灶分布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不同血压水平的观察对象其颈动脉硬化检出率不同,正常血压组、血压高值1期组、血压高值2期组和高血压组检出率分别为42.5%、53.3%、55.5%和67.3%;除血压正常高值1期组与血压正常高值2期组之间的颈动脉硬化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各组间的颈动脉硬化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颈动脉硬化好发部位主要在颈动脉窦部和颈总动脉;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压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关系,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随着血压水平的增高而增高;可将IMT增厚和斑块形成作为全身动脉硬化的一个重点筛查指标.
血压、动脉硬化、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形成
32
R543.4(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2015-12-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626-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