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轧钢生产技术工作会议
为贯彻全国技术创新会议和冶金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推动轧钢工艺装备和产品结构调整,提高市场竞争力,国家冶金工业局和中国金属学会于2000年4月25~27日在鞍钢召开了2000年轧钢生产技术工作会议。 会议的主题是”依靠科技进步调整品种结构,优化轧钢工艺,提高国有钢材市场竞争力”。 参加会议的有国家冶金工业局副局长吴建常,原冶金部副部长、中国金属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翁宇庆,鞍钢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刘玠,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仲增墉,鞍钢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轧钢分会理事长林滋泉。国家经贸委技术与装备司、国家冶金工业局规划发展司、行业管理司、体改司、人事司、机关党委领导同志以及中国钢铁协会、冶金科技发展中心等单位的同志。参加会议的还有来自全国各大中型钢铁企业主管生产技术的领导、轧钢厂厂长或总工;部分大专院校、研究、设计单位领导和专家;以及有关报刊记者、编辑,共105个单位的4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大会由吴建常副局长主持,鞍钢总经理刘玠致辞,他说,这几年鞍钢从实际出发,走出了一条”高起点、少拨入、快产出、高效益”的老企业技术改造新路子。并对各位代表光临鞍钢表示衷心的欢迎。 翁宇庆在大会上作了题为《调整品种结构,优化轧钢工艺,提高国产钢材的市场竞争力》的工作报告。他首先讲述了近几年我国轧钢生产技术所取得的成绩:一批新轧机投产,一批轧机经过技术改造,进一步提高了装备水平;淘汰一批落后轧机,促进了轧钢工艺技术和产品结构优化;轧钢节能工作取得进展;小型连轧和高速线材比逐年提高;高附加值钢材产品和品种开发生产取得显著成绩。然后,他指出,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轧钢工作的核心是进行结构调整,以产品结构调整为中心,带动工艺和装备的结构调整。按照冶金行业”十五”规划,中期发展规划和轧钢技术发展指南,轧钢行业发展的总体设想:经过5~10年的努力,建立起用国产先进设备和工艺装备的完整钢材生产体系,形成各类钢材品种配套合理的生产能力,预计到2005年板带比由目前的38%提高到44%,2010年提高到46%,板管比由1999年的44.5%提高到51%,2010年提高到53%。国民经济关键品种满足率达80%,钢材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95%以上。钢材质量达到国际实物水平的量由13%提高至30%,一批中、大型钢铁企业具有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钢材出口占国际钢材出口贸易由目前的1.5%提高到3%~5%的份额。面对进入WTO的机遇与挑战,必须把我国的钢材生产放在国际大市场中去,重新认识与评价,从中找到应有的位置和努力方向。最后,报告提出今明两年的工作:①坚决实施总量控制,淘汰落后设备;②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坚持高起点的技术改造;③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搞好几个品种的开发工作;④技术经济指标上新水平;⑤继续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新技术;⑥加强科学管理,推动技术创新。 在大会上进行生产技术交流的有鞍钢、宝钢、武钢、攀钢、东北大学、三明钢铁厂、新疆八一钢厂、抚顺特钢、轧钢专业委员会和新疆电熔爆研究所等单位。 代表们按板带组、棒材组、型线材组和大型、管材组分类进行了分组生产技术交流和讨论。大家普遍认识到,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企业轧钢工作的核心是要进行以产品结构调整为中心,带动工艺和装备的结构调整。企业自身要加强科技管理,大力推进轧钢科技创新工作。代表们提出,各冶金设备制造厂家也要坚持科技创新,加强开发,应用先进的技术,大力提高我国轧机管理装备整体设计和制造水平。 国家冶金工业局规划发展司王晓齐司长作了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此次会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指出:目前,钢材价格虽然出现恢复性的回升,但钢材市场还是比较脆弱的。各企业不能因为钢材价格回升了,就放松了”控制总量、淘汰落后、调整结构”的工作方针。要继续贯彻狠抓落实。他还指出:现在,各企业在结构调整中均增加了高附加值产品的比例。但是,各企业在编制”十五”发展规划时,要注意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市场发展的动态,制定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附加值产品。要避免出现一些企业追求趋于雷同的高附加值产品。
轧钢工艺、生产技术、工作会议、产品结构调整、钢材、企业、冶金、高附加值、市场竞争力、装备、鞍钢、品种结构、技术改造、工业局、科技创新、国家、规划、总经理、理事长、中国
U21;TP3
2004-08-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