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2-2531.2012.02.019
一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伴机械辅助通气患者的循证护理:卧位方式的选择
目的 运用循证医学方法,为1例机械辅助通气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制定合理的卧位方案.方法 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的基础上,根据PICO原则,提出临床问题,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5~2011.1)、DARE (2011.3)、CCTR (2011.3)、MEDLINE (1996~2011.1)以及CNKI (1979 ~ 2011.1),查找高质量临床证据,并根据患者情况及家属意愿制定合理护理方案.结果 共检索出有关机械辅助通气的ARDS或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合理卧位的Meta分析3篇,随机对照试验3篇,系统评价1篇,自身前后对照研究1篇.证据表明:①早期对患者应用俯卧位,尤其是针对双肺或左肺功能障碍者,可以有效改善其氧合状况,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生率;②长期俯卧位会增加压疮发生的危险性;③俯卧位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尚无充分证据证明该卧位可以明显降低轻度ARDS患者的病死率.综合文献信息并结合患者具体病情,为其制定出如下护理方案:在发病早期(24 ~ 36小时内)给予俯卧位机械通气,同时加强受压部位的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经过4周左右的综合治疗和俯卧位机械通气,患者的氧合状况有了明显改善,SpO2达90% ~ 100%,生命体征稳定,未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和压疮,患者准备脱机,转入普通病房进行后续治疗.结论 为重度ARDS患者进行早期俯卧位机械通气,可以改善氧合,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肺损伤的发生,但对轻度ARDS患者采用俯卧位机械通气是否会延长生存时间、降低其病死率仍需高质量证据进一步验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俯卧位、循证护理
12
R56;R47
2012-04-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243-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