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1674-4055.2013.04.042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血栓形成的原因和机制
自1987年支架置入术应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n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领域以来,成功解决了单纯PTCA术的急性血管弹性回缩导致再狭窄的问题,但金属裸支架(bare-metal stents,BMS)仍然有约30%的再狭窄率,而药物洗脱支架,特别是雷帕霉素和紫杉醇药物支架的出现,将再狭窄率进一步降至10%以内,随后关于DES与支架内血栓的临床研究显示:雷帕霉素和紫杉醇作为细胞有丝分裂抑制剂,在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同时,也抑制了内皮细胞增殖,从而可能导致支架内血栓甚至支架内再狭窄(in stent restenosis,ISR),本文将对DES再狭窄与支架血栓可能存在的原因和机制作一综述。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支架置入术、再狭窄率、coronary intervention、雷帕霉素、紫杉醇、支架内再狭窄、药物洗脱支架、支架血栓、细胞有丝分裂、平滑肌细胞、药物支架、细胞增殖、临床研究、弹性回缩、抑制剂、裸支架、综述、制作、应用
R541.4(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2013-09-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43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