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新型冠状病毒株灭活疫苗间S蛋白检测结果干扰情况分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3-3734.2022.21.009

3种新型冠状病毒株灭活疫苗间S蛋白检测结果干扰情况分析

引用
目的:考察建立的HB02株、Delta株和Omicron株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S蛋白多克隆酶联免疫检测方法(ELISA法)检测3种毒株疫苗间的交叉干扰情况.方法:将新冠HB02株、Delta株、Omicron株单价疫苗配制成不同配比和不同组合的样品,分别采用HB02株、Delta株和Omicon株新冠灭活疫苗(Vero细胞)S蛋白抗原ELISA法进行检测,比较检测结果并计算干扰率,同时分析了不同毒株抗原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3种新冠毒株单价抗原检测结果间的干扰率.结果:由2种毒株组分按不同剂量配比的检测结果显示,当在HB02株中加入由低到高剂量比例的Delta株时,干扰率范围为4.21% ~29.53%;当在HB02株中加入由低到高剂量比例的Omicron株时,干扰率范围为4.40% ~12.75%;当在Delta株中加入由低到高剂量比例的HB02株时,干扰率范围为56.17% ~464.21%;当在Delta株中加入由低到高剂量比例的Omicron株时,干扰率范围为6.29% ~25.91%;当在Omicron株中加入由低到高剂量比例的HB02株时,干扰率范围为32.05% ~337.22%;而当在Omicron株中加入由低到高剂量比例的Delta株时,干扰率范围为44.91% ~252.14%.由3种毒株组分按不同剂量配比的检测结果显示,当在HB02株中加入不同剂量比例的Delta株+Omicron株时,干扰率范围为2.79% ~22.86%;当在Delta株中加入不同剂量比例的HB02株+Omicron株时,干扰率范围为67.16% ~267.95%;当在Omicron株中加入不同剂量比例的HB02株+Delta株时,干扰率范围为100.66% ~412.54%.此外,采用HB02株抗原检测试剂盒检测单价Delta株与单价Omicron株新冠抗原的干扰率分别为70%和90%;Delta株抗原检测试剂盒检测单价HB02株与单价Omi-cron株新冠抗原的干扰率分别为30%和35%;Omicron株抗原检测试剂盒检测单价HB02株与Delta株新冠抗原的干扰率分别为5%和10%.结论:由于HB02株、Delta株和Omicron株新冠疫苗中的S蛋白存在很高的相似性,因此,不同毒株按不同配比混合后,使用多克隆ELISA方法进行检测时,不同组分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干扰作用.当2种毒株组分按不同剂量配比混合时,Delta株和Omicron株对HB02株检测结果都呈现正干扰,且随着Delta株剂量比增大呈逐渐递增趋势,而Omicron株的配制比增大时干扰率变化不显著;HB02株对Delta株呈现极强的正干扰,且随着HB02株剂量比增大干扰率呈逐渐递增趋势;Omicron株对Delta株呈微弱正干扰,当Omicron株的配制比增大时干扰率未见显著变化.HB02株和Delta株对Omicron株都呈现较强的正干扰,且随着HB02株或Delta株的配制比增大呈逐级递增趋势.当3种毒株组分按不同剂量配比混合后,Delta株+Omicron株对HB02株检测结果呈现正干扰,但当Delta株+Omicron株的配制比增大时干扰率未见显著变化.HB02株+Omicron株对Delta株检测结果呈现极强的正干扰,但在HB02株和Delta株配制比不变时,不论Omicron株的浓度如何变化,Omicron株对Delta株的干扰率未见明显变化,表明HB02株对Delta株呈现极强的正干扰,但Omicron株对Delta株的检测结果无明显干扰.HB02株+Delta株对Omicron株呈现较强的正干扰,且随着HB02株和Delta株的配制比增大呈逐级递增趋势.使用不同毒株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检测3种毒株单价新冠样品,其中HB02株抗原检测试剂盒对Omicron株样品干扰率最高,但是Omicron株抗原检测试剂盒能够有效检测出HB02株新冠抗原,而Delta株抗原检测试剂盒能够检测出部分HB02株和Omicron株新冠抗原.

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多抗酶联免疫法、交叉干扰

31

R979.5(药品)

2022-11-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2136-214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新药杂志

1003-3734

11-2850/R

31

2022,31(2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