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红素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和体外性质初步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雷公藤红素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和体外性质初步研究

引用
目的:制备雷公藤红素长循环脂质体,筛选合适的冻干保护剂,并对其体外性质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雷公藤红素长循环脂质体,以粒径和包封率为考察指标,优化制备处方并筛选合适的冻干保护剂;采用透析法考察体外释放行为;HPLC法测定HepG2细胞的雷公藤红素细胞摄取量;MTT法评价细胞毒性.结果:最优处方为超声强度15% (10 min);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10∶1;药物与脂质质量比1:30;DSPE-PEG摩尔百分比5.4%.制得雷公藤红素长循环脂质体粒径为(143.2土2.4)nm,包封率为(97.3±1.4)%,形态较均一且在4℃可稳定放置20 d.蔗糖相比于海藻糖和甘露醇具有更好的冻干保护作用,其与总脂质量比为1∶1时,冻干复溶后雷公藤红素的包封率在90%以上.在37℃、pH 7.4的释放介质中,雷公藤红素长循环脂质体36 h的累积释放率只有30%左右,约为游离雷公藤红素组的一半;与HepG2细胞孵育4h后,雷公藤红素长循环脂质体组的细胞摄取量为34.5 ng· μg-1,是游离组的5.3倍;与HepG2细胞孵育24 h后,测得雷公藤红素长循环脂质体IC50值为0.83 μg·mL-1,降低到游离组的1/3.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了一种稳定、形态均一、分散较好、包封率高的长循环雷公藤红素脂质体,该脂质体在体外可以延缓药物释放,提高细胞摄取量,增强细胞毒性.

雷公藤红素、长循环脂质体、薄膜分散法、体外释放、细胞摄取、细胞毒性

28

R943(药剂学)

湖北中医药大学青苗计划资助项目2017ZZX018

2019-04-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485-49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新药杂志

1003-3734

11-2850/R

28

2019,28(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