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MS/MS多组分检测结合化学计量学追踪附片液制备环节生物碱的传递规律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HPLC-MS/MS多组分检测结合化学计量学追踪附片液制备环节生物碱的传递规律

引用
目的:追踪附片液制备过程中14个生物碱的传递规律.方法:采用Phenomenonex Gemini 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质谱采用ESI+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模式扫描;建立HPLC-MS/MS方法同时测定附片液中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印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乌头原碱、尼奥林、附子灵、宋果灵、塔拉乌头胺、去甲乌药碱、去甲猪毛菜碱14个生物碱含量的检测方法;结合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追踪各种生物碱在附片液制备过程中8个环节的传递规律.结果:14个生物碱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0 0),定量限为2.27 ~ 18.27 ng·mL-1,平均回收率94.81% ~ 101.55%.分析表明,煎煮过程中各种生物碱大量溶出,剧毒的乌头碱、新乌头碱与印乌头碱全部水解完毕,次乌头碱含量亦水解降低了63.5%,大量单酯型生物碱转化生成,含量显著升高;浓缩环节各种生物碱均有不同程度损失,次乌头碱含量进一步降低至饮片总量的15.4%,去甲猪毛菜碱损失超过63.9%;通过2次醇沉精制环节,大量去除提取液中的淀粉、多糖等物质,而对各种生物碱含量影响不大.结论:附片液在制备过程中,毒性成分基本水解完毕,保证了制剂的安全性,但浓缩环节成分损失较大,应控制温度,改进工艺.该研究为附片液生产工艺的优化及品质提升提供了科学依据.

附子、HPLC-MS/MS、毒效成分、化学计量学、再评价

27

R914.1(药物基础科学)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专项2018QN008;成都中医药大学科技发展基金资助项目ZRQN1515

2019-02-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2954-296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新药杂志

1003-3734

11-2850/R

27

2018,27(2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