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少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及社会功能的恢复
目的:研究棕榈酸帕利哌酮对少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耐受性、安全性及对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入组147例患者,均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且年龄为16 ~18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棕榈酸帕利哌酮组67例和利培酮组80例.棕榈酸帕利哌酮组治疗剂量100~150 mg·mL-1,利培酮组治疗剂量4 ~6 mg·d-1,观察期为12周.于基线、治疗2,4,8,12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分别评价有效性和社会功能,并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改善项目(CGI-I)评价其疗效,比较治疗后与基线的差异,包括每组前后和组间差异.记录相关不良反应,对147例患者进行安全性分析.结果:共有102例患者完成研究,棕榈酸帕利哌酮组47例,利培酮组55例.两组在治疗第12周末的PANSS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分及总分较基线有显著降低,CGI-I评分较基线有明显改善,但两组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PSP总分改善随时间变化较基线有改善,棕榈酸帕利哌酮组在第2周[(40.68±5.58) vs (32.38±9.24),P<0.01],第4周[(45.14±5.14) vs (40.24±9.37),P<0.05],第12周[(66.73±10.38) vs (55.48±9.86),P<0.01)]较利培酮组改善更为明显.棕榈酸帕利哌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利培酮组(17.3% vs 42%,P=0.001).结论:棕榈酸帕利哌酮能有效改善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耐受性好.
棕榈酸帕利哌酮、利培酮、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
23
R971.4(药品)
2014-06-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972-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