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人造血管移植物内瘘首次穿刺时间对通畅率及并发症影响的系统评价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1-4091.2018.03.09

新型人造血管移植物内瘘首次穿刺时间对通畅率及并发症影响的系统评价

引用
目的 系统性评价新型材料人造血管移植物内瘘首次穿刺时间对其通畅率及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Cochran Library (2017年第7期)、Embase和CNKI数据库,查找有关人造血管移植物内瘘术后首次穿刺时间与内瘘预后关系的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到2017年7月20日.由2位研究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填写制订好的数据提取表.主要的结局指标是初始通畅率(primary patency,PP)和累积通畅率(secondary patency,SP);次要的结局指标是人造血管移植物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AVG)的主要并发症包括:血栓、血清肿、感染、假性动脉瘤、盗血综合征. 结果 本系统评价共纳入20个队列研究,合计1230例AVG.新型人造血管移植物内瘘根据人造血管材料的不同主要有FlixeneTM、VeetraTM、AcusealTM和AvfloTM共4类,这些新型人造血管移植物内瘘均为“即穿型”,即支持术后3天左右的安全穿刺,并且内瘘的通畅率和并发症与传统材料即可拉伸型聚四氟乙烯(expanded polytetrafluoroetbylene,ePTFE) AVG相比无显著差别.在AVG术后并发症方面,AcusealTMAVG的血栓形成风险有降低趋势,而AvfloTMAVG的感染发生风险有降低的趋势,这些均与它们独特设计结构可能有关. 结论 新型材料人造血管移植物内瘘可于术后3天内早期穿刺使用,早穿刺对其初始通畅率、累积通畅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无影响.

人造血管移植物内瘘、早期穿刺、通畅率、并发症、系统评价

17

R318.16(医用一般科学)

2018-05-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86-19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血液净化

1671-4091

11-4750/R

17

2018,17(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