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病原菌变化及危险因素分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1-4091.2016.05.015

临时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病原菌变化及危险因素分析

引用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药敏情况及危险因素,为导管相关感染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05月至2015年05月在本院通过中心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治疗的450例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其中46例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分析其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革兰阳性菌为导管相关感染的主要致病菌(66.7%),其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9.6%)、表皮葡萄球菌(15.7%)、溶血葡萄球菌(11.8%)、粪肠球菌(9.8%)为主.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普遍耐药,对青霉素、阿莫西林、克林霉素、及头孢唑林等耐药率较高(耐药率>79.3%);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较敏感(耐药率0~20.7%).发现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在年龄(χ2=5.985,P=0.045)、白蛋白水平(χ2=8.535,P=0.017)、插管前抗生素使用情况(x2=5.865,P=0.046)、插管次数(x2=11.074,P=0.008)、导管留置时间(χ2=11.861,P=0.004)、是否合并基础疾病(χ2=11.264,P=0.007)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水平<35g/L(OR 1.732,95% CI 1.042~2.995,P=0.018)、插管次数≥3次(OR2.011,95% CI 1.084~3.123,P=0.011)、导管留置时间≥2周(OR1.873,95% CI 1.108~2.921,P=0.010)及有基础疾病(OR 1.793,95%CI 1.075~2.863,P=0.013)为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影响因素有关,其致病菌主要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对常用抗生素普遍耐药,临床上应根据病原菌分布、药敏试验结果及相关危险因素,合理选用抗生素,同时积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降低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

血液透析、静脉导管、感染、危险因素、耐药性

15

R318.16(医用一般科学)

重庆市卫生计生委医学科研计划项目20143062

2016-06-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315-318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血液净化

1671-4091

11-4750/R

15

2016,15(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