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汤治疗隐孢子虫病的潜在靶标及协同作用机制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6250/j.32.1374.2021169

苦参汤治疗隐孢子虫病的潜在靶标及协同作用机制研究

引用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苦参汤治疗隐孢子虫病的潜在作用靶标及协同作用机制.方法 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及蛋白质信息数据库(The Universal Protein Resource,UniProt),获取苦参汤主要活性成分并预测其潜在靶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TCMSP数据库未收录的成分加以补充,利用TargetNet数据库在线预测所补充活性成分的靶标基因.应用Cytoscape软件进行网络构建与分析,在比较毒物遗传学数据库和GeneCards数据库中检索隐孢子虫病相关疾病靶标.基于STRING数据库构建靶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采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注释分析,采用BioGPS数据库定位关键靶标的组织器官分布,应用AutoDockTools软件进行分子对接模拟验证.结果 共筛选出苦参汤活性成分38种,其中核心成分为槲皮素、(+)-14α-羟基苦参碱、芹菜素等.预测得到831个苦参汤相关靶标及512个隐孢子虫病相关靶标.PPI网络分析发现AKT1、TNF、IL-6等69个关键靶标.苦参汤治疗隐孢子虫病可能与303个生物进程、46种分子功能、29种细胞组分相关,Toll样受体(TLR)、核因子kappa B (NF-κB)、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NLR)信号通路等13条KEGG通路在多靶标协同作用下发挥治疗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核心靶标主要分布于血液和免疫系统.分子对接显示,活性成分与关键靶标对接的结合能均小于0 kJ/mol,配体与受体结合紧密.结论 苦参汤中槲皮素、(+)-14α-羟基苦参碱、芹菜素等活性成分可能作用于AKT1、TNF、IL-6等靶标,进而调控TLR、NLR、NF-κB等信号通路,并主要在血液免疫系统中协同发挥对隐孢子虫病的治疗作用.

隐孢子虫病;苦参汤;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协同作用机制

33

R531.5(寄生虫病)

遵义医科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ZYDC2020077

2021-12-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483-49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1005-6661

32-1374/R

33

2021,33(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