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cn371468-20210318-00145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相关基因多态性与环境因素对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行为的交互作用
目的:探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相关基因SKA2、AVPR1B、CRHR2基因位点的多态性与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行为的关联性及基因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方法:选取自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因自杀就诊的抑郁症患者61例(病例组),同期选取与病例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匹配人员57例(对照组)。使用Snapshot分型技术对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基因型检验,采用Barratt冲动量表(Barratt impulsiveness scale,BIS-Ⅱ)、生活事件量表(life event scale,LES)分别评估个体的冲动特质及其过去1年的精神压力。使用SPSS 22.0软件,采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
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应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法进行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分析。
结果:自杀未遂组BIS-Ⅱ总分和LES总分[分别为(65.05±11.14)分,(34.16±27.23)分]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3.30±9.07)分,(11.67±12.6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SKA2和CRHR2基因的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AVPR1B基因rs28373064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
2=5.763,4.279,均
P<0.05),经Bonferroni校正后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GMDR中最优交互模型为AVPR1B基因rs28373064位点与冲动特质、生活事件构建的三阶模型,检验样本准确度最高0.789,模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在多个遗传模式中,AVPR1B基因rs28373064位点与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行为存在关联[显性模式:A/G-G/G(
OR=0.38,95%
CI=0.16~0.88,
P=0.021);超显性模式:A/G(
OR=0.36,95%
CI=0.15~0.87,
P=0.019);累加模式:A/A、A/G及G/G(
OR=0.44,95%
CI=0.20~0.96,
P=0.034)]。
结论:AVPR1B基因rs28373064多态性与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未遂行为相关,该位点AA基因型携带者在生活事件及冲动特质的影响下更容易发生自杀行为。
抑郁症、自杀未遂、基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冲动特质、生活事件
3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101021;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81101021
2023-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69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