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556/j.0258-7033.20201002-01
北京地区泌乳母牛活动量的群体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本实验旨在探究北京地区泌乳母牛活动量的群体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牛群精细化管理和建模分析奶牛活动量性状提供参考.本研究于2015年5月—2018年6月收集北京地区某规模化牧场916头成母牛的活动量记录,包括原始活动量(2 h记录1次)和日活动量(24 h记录1次).对原始活动量和日活动量进行描述性统计,然后利用线性混合模型分析胎次、测定季节、体况评分、泌乳阶段、测定年份和项圈类型对日活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泌乳母牛的原始活动量为47.29 au/2h,日活动量为573.35 au/d,是奶牛日常活动中仅次于休息的第二大类行为.处于不同胎次或不同季节的奶牛,其每天不同时段的活动量变化规律不同,00:00—06:00奶牛活动量最低,除集中投料和挤奶时段外,其余时段各季节活动量呈现差异;奶牛的原始活动量随着温湿指数升高而逐渐增加.胎次、测定季节、体况评分、泌乳阶段、测定年份和项圈类型对日活动量均有极显著影响.与1胎奶牛相比,2胎奶牛的活动量减少了4.2%;奶牛在夏季的日活动量最高,在冬季最低;奶牛的日活动量随着泌乳阶段的延长呈逐渐下降的趋势;随着体况评分增加,奶牛的日活动量逐渐降低.
泌乳牛;活动量;季节;温湿指数;泌乳阶段;体况评分
57
S823.2(家畜)
现代农业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2021-08-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38-143